12生肖的来历(中国古代生肖的起源) -澳客手机版
生肖,是中国历法中用来表示时间的一个符号。《史记·天官书》有“建子之月,……是为子月。建寅之月,是为丑月”的记载。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是把天干和地支对应起来。
十二生肖:中国古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一个动物代表。我国古代没有动物星占学,而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测日。
十二生肖:在十二生肖的原型中,羊为“阳”,所以中国古人将一年分为12个月。
十二生肖的原型就是从羊开始的。
“子”是指第一个,“丑”是指第二个,以此类推;“寅”是指第三个;“卯”是指第四个……以此类推。在阴历中,一个月由两天组成,所以也有把十二个月分成十二份的做法。
生肖文化的起源:生肖文化在中国古代出现得比较晚,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盛行起来。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熟悉了十二生肖了,直到明朝的时候才有了具体的说法和纪年。

一、子鼠
相传,中国的第一只老鼠叫“子鼠”,它是由神农氏时代的人变成的。关于十二生肖,《山海经》中记载:“西方有兽,其状如豕而白尾,其名曰鼠,其音如婴儿。”意思是说:这种动物的形状像猪一样,它的尾巴又白又长;它的叫声像婴儿哭啼时的声音,这种动物叫鼠。
中国人认为鼠是不吉祥的动物。因为老鼠被人们称为“千年鼠”、“守财兽”,认为它偷东西是不道德的。据《太平广记》记载:老鼠偷吃东西被人发现后,就会被捉住打死,所以它常常会给人带来不幸。古代民间还把老鼠的形象画在纸牌上,认为这样就能赶走老鼠。
现在在中国许多地区还是将老鼠作为吉祥物来供奉或装饰。例如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就有一张名叫“天鼠”的老鼠模型。
二、丑牛
在《史记·天官书》中说:“建寅之月,是为丑月”,就是说牛在农历十二月要比其他月份多出一个丑字。丑牛之说来源于传统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也是最重要的家畜之一。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产生了敬畏之心,因此以牛来代表祥瑞之兆。
在汉代《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有一牛,无足者,人以牛绳缚之于颈上,牵而行”。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牛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把牛绳系在脖子上是为了让它拉着自己走。这是古代人们对牛的一种崇拜和信仰,认为牛也有灵性、可以沟通神灵,所以才有了这种习俗。传说中的“丑牛”其实就是牛身上的牛鼻子,牛鼻子上拴着牛绳的形象就代表了这种动物。后来人们把祭祀用的牛叫做“神兽”,所以“神兽”也就成了丑牛的另一种称呼。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关于神马的传说。
三、寅虎
寅虎,是十二生肖之首,它象征着虎虎生威、精神饱满,而且这种精神也能鼓舞和激励人们在新的一年中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老虎也是阳刚之象征,所以一般人把虎作为吉祥物。如在一些手工艺品、生肖饰品中,虎的形象常见于虎形的印钮或纹章中。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老虎又名“辟邪”、“百兽之王”。
那么,十二生肖的第一个生肖是什么呢?这就要从老虎说起了。虎是一种食肉的动物,在中国文化中,虎被视为百兽之王。古人认为,老虎代表着力量、权威与财富。古人还认为老虎会带来好运和财富。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老虎的俗语、谚语和歌谣,比如:“虎头虎脑”、“虎背熊腰”等。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虎来发威,百兽不敢近;虎来发威,百兽皆惧”。人们用老虎来比喻自己要像老虎那样威风凛凛、不可侵犯。
四、卯兔
卯兔出自《春秋》,是中国古代农历历法中十二地支之一。所谓“卯”是指第四个,“兔”是指第四个。相传,这一年的卯月的初一是兔月,因此民间就有了兔年兔月兔日兔时的说法。
玉兔是传说中的动物,它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和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全身雪白。它爱吃桂花;兔时喜欢在夜间活动,因玉兔常出没在深夜,故民间又称玉兔为“夜猫子”;此外,民间还说兔子是由嫦娥仙子带到人间的,嫦娥便把它作为一种瑞兽留给了人间。因此,在民间兔子又有吉祥之意。还有一种说法:在我国古代,兔、鼠、龙和虎被认为是会给人间带来灾祸的四凶。每到兔年这四凶便要出来作怪;人们为了除害就会杀兔子以避灾。
五、辰龙
辰龙(辰时)即午夜11时至13时,也就是中医认为的“子时”到“午时”。此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阳气从阴转阳,此时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传说龙是由蛇变化而来的。古人认为,龙有九似:头似鹿、角似牛、眼似虾、耳似驴、项似蛇、腹似蜃、鳞若蛟龙、掌似虎、蹄似牛犊。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可以腾云驾雾的神异动物,它是鳞虫之长;龙能变化而游于四海,通于九天之上;其神妙不可方物。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还经常和凤一起作为皇后的象征。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还将龙与皇帝联系在一起,称“龙马精神”。历代封建帝王都要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公布天下,作为登基立储的依据。《宋史·选举志》说:“立储皇嗣,非有子不可立……若有子而无孙,则其义不得承。”古人认为自己出生的时间比天象和天意更重要:如果自己的生辰八字被人知道了以后就会遭到天灾人祸的灾祸。
六、巳蛇
“巳蛇”和“巳猴”这两种动物,均来自于蛇类中的一种。据说,《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很多蛇类,而更有趣的是《诗经》中也提到了蛇。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勿用有突,胡不遄死?”这是《诗经·王风·无衣》中的句子。
在《诗经》的《大雅·公刘》篇中也有关于蛇类的记载:“维南之蛇,无足而不走。”也就是说,这条蛇只有一条腿,但它却不停地奔跑,也不停地前进。这很符合蛇类的特点:它身体柔软灵活、行动敏捷、喜欢独居不合群。所以,古人以“蛇”作为生肖的原型来描述它。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也说:“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就是说那些来来往往的行人们,都是戴着面具来伪装自己的人。
七、午马
在十二地支中,亥和午相害。在中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午马的来历有两个版本:
其一、在中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了保证马匹的安全,古人会在马的额头上涂上红色,代表吉祥;在马脖子上挂上铃铛,表示一路平安;如果是四条腿的马,则会在脚脖子上挂一个铜铃。由于这一点,所以人们认为马有灵性。因此古代人将马奉为神兽。
其二、传说一匹马年老成精,常常变成一个人到人间祸害百姓。
百姓们认为是因为有了马之后,他们才能跑得更快更远,于是便将其封为十二生肖之一。
马的特点:属马的人很聪明灵活、性格直率、吃苦耐劳,他们会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成功。属马的人常常会有贵人相助,他们擅长与人打交道,特别是异性缘非常好。但是有时候因为太过固执而导致感情失败。属马的人做事有主见、有能力、不服输;但是有时候也会过于偏激,不善于与人沟通。
本文链接:http://www.xiawashuo.com/k/34332190.html
澳客手机版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