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几月几日(小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澳客手机版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小暑前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小暑过,进入大暑季节。大暑时节,我国南方地区普遍有大雨或暴雨,并出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热在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按阳历计算,每年7月16日到7月22日之间为三伏,又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天气特点是高温高湿、气压低、风速小。
小暑为夏季的第六个节气,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按我国古代传统的农历计算方法,小暑为24个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至黄经105度时为小暑之日,即7月7日或8日。
小暑到了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而小暑过后就会进入“立秋”节气了,这时候天气会更加凉爽,温度也会下降许多。小暑过后的天气相对于大暑来说不算很热了。这是因为此时太阳离我们更近了一些,所以我们的活动时间也就更长了一些。
小暑节气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常见,北方地区较为少见,但不排除北方地区会出现小暑大暑这样的情况。
1、小暑大暑,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蝼蝈,俗称蚂蚱,小暑前后开始鸣叫;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阴虫,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钻来钻去;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开花结果。
小暑的三候,都与气候有关,是天气转热的标志。但大暑此时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热在三伏”是指小暑、大暑期间(7月中旬至8月下旬),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日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有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通常气温高、日照强、蒸发量大。
另外,夏季也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农作物需要足够的水分。所以此时节多雨为宜。“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小暑时节各地均出现高温酷热天气。小暑期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除极少数年份外一般降雨较少;华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等地气温偏高,往往出现连续高温天气;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南等地一般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2成;华南中部、西北东部等地一般降水量偏多2~4成。
2、小暑虽热,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到了小暑节气,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炎热的天气已经开始,而我国的东北地区此时也进入了伏天。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到达黄经105度,这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气候炎热,雨量增多。但由于北方高原山地多属“冬水”,夏季风以前年份,冬季积雪不化的高原山地仍可见雪,且雪量也多。南方除西部和少数山区外,降水均多集中在夏季。南方地区通常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是说由于小暑后气候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由于天气太热了,很多人都不愿活动了。小暑时节,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小暑时江南梅子就已经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3、小暑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小暑节气正值“芒种”前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每年7月6日前后出现初伏(6-8月)和末伏(9-10月)天气逐渐转热。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气候有明显的差异。按照气候学的标准,“七月节”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因为小暑时虽已入三伏,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这时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大地区还处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也是伏旱最严重的时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时期仍处在“湿热”时期,所以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4、小暑过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到南半球,北半球进入炎热时期。
就是说,小暑前后,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古人称其为“蟋蟀”,因为夏季炎热,所以说它的活动规律是“春夏养阳”。此时,由于天气变热,蟋蟀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古人称其为“鹰始鸷”。小暑前后,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生活、活动。鹰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为了躲避炎热的天气,它们常常会找到地势低洼、阴凉通风的地方去避暑。
小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故应多吃些温食补肾、补钙以增强体质。夏季也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季节。湿气过重会导致人们精神萎靡、浑身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好体质,首先要注意健脾除湿。小暑时节最适宜吃什么食物呢?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常常没有胃口;而且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因此常会感到疲劳乏力。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容易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这段时间要注意健脾祛湿。推荐小暑时吃山药、薏米、芡实、扁豆、红豆等健脾祛湿食物。
5、小暑后的一段时间内,天气依然炎热,但没有大暑炎热,一般气温在35℃以上。
“热在三伏”,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易出汗,应适量多喝些温开水或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些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豆浆等。
小暑时节的养生重点是防暑降温。“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是要重视对机体阳气的养护和保护,使阳气充实饱满,清阳上升而畅于外,这样才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和津液的布散分布。
小暑时节的饮食应以健脾除湿为主。对于脾胃虚弱之人,可常吃一些健脾和胃、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莲子、山药、扁豆、大枣、牛肉等;还可适当喝一些清补凉(如绿豆汤)或百合汤(如银耳莲子汤),有滋阴养胃、健脾除湿的功效。
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和新鲜蔬菜瓜果,如鱼肉、鸡肉、鸡蛋、牛奶等;同时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等。
6、小暑前后,江南梅雨期进入尾声。
温风是温暖的风,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因地面酷热,在天空中感到炎热,便选择在清凉的山区、海边等地作为自己的活动场所。小暑过后,人们便开始感觉到炎热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天气变得更加炎热。“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南方的梅雨季节一般持续7~15天,这期间正是南方地区小暑至大暑期间,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仍处于“三伏”之中,即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小暑时节北方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南方气候较温和、空气湿润、日照时间短。
本文链接:http://www.xiawashuo.com/k/34333310.html
澳客手机版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