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大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天) -澳客手机版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在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三伏天,民间也有谚语说:“热在三伏”。这是因为大暑正值三秋的中间,秋凉还未彻底来临,是全年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节。在这个季节,不仅容易中暑,而且还有可能患上疾病。因此要注意防暑降温。
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7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高、湿度大,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1、气候特征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在继续上升,而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则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华南、江南等地高温日数一般可达7~9天,部分地区可达10~11天,而这些地区正是“小暑”至“大暑”期间的高温酷暑天气。华南东部的广东、广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安徽、江苏等地,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而长江中下游、黄淮地区则是常年高温日数较多,甚至在8月下旬会出现区域性持续高温天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较大,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的年份也会出现在9月初。此外,当副高显著偏强且稳定时,还会出现持续时间长而强度较弱的连晴高温天气。
大暑节气期间,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常常出现持续的35℃以上高温天气,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据统计,大暑期间全国有18个省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新疆东部、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甘肃中部、陕西西南部和南部等地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由于大暑节气正值三秋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农业丰收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大暑节气期间如遇降水偏少且空气干燥,往往会引起旱灾。
2、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是说萤火虫卵化而出,土壤湿润,天气开始闷热,此时大雨将至。
在台湾,大暑时的气象特点是闷热。人们形容这个季节为“无风无雨也无夏”。因为此时降雨量虽然比较多,但空气却是异常的闷热,且常有暴雨发生。
大暑时节是早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此时天气炎热,稻穗对高温十分敏感,极易形成“烂穗”现象。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一般都有“伏旱”现象发生。
大暑也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节之一,人们经常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是指这个时节的天气状况了。
大暑期间的一些民间传统习俗,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1)送大暑船:将彩船放入河中,用水泼湿船身,让它浮在水面上。船上插上彩旗,绘有龙凤等图案。“送大暑船”又叫“龙船”“送旱船”“圣水船”等。
(2)喝伏茶:湖南、广西、贵州等地的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喝伏茶来祛湿防暑。所谓伏茶,就是在大暑节气时喝的茶。这种茶不是一般的茶,而是用荷叶、竹叶、莲子心、芡实等熬成的汤药。“伏日暑湿重”,喝了这种茶可以祛湿防暑、消化不良及胃肠病。
(3)吃生萝卜:人们在大暑时节吃生萝卜既可生食又能熟吃。
3、农作物生产
大暑节气,华南西北地区的高温酷暑仍是主基调,而长江流域及北方地区则多表现为伏旱。这时,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华南双季晚稻进入抽穗扬花阶段,对水分特别敏感,如缺水将影响灌浆结实。南方夏旱对早稻播种育苗和蔬菜瓜果生长不利。北方夏旱严重的地区,要抓住“伏旱”这个有利时机,加强抗旱灌溉,搞好作物田间管理。
大暑期间是赤日炎炎的三伏时节,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的最热时段,很多地方都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说法。在我国南方地区,“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由于天气太热,很多人都不想动了。这个时候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农业气象
我国华南西部到西南东部,正处在一年中的夏季,气温高,雨量充沛。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已是盛夏,但因为雨水较少,气温相对偏低。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小麦等作物,虽然生长旺盛,但根系活力差,长势较弱。所以高温对其生长发育不利。但对其他作物而言,却是一种生长有利的条件。华南东部和南部的低海拔河谷地带的农区,在大暑期间也要注意高温干旱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由于大暑期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加之多东南风和东南风,相对湿度大。所以易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和伏旱现象。由于这些地区常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下旬出梅、8月中旬出汛,多年平均气温为22.8℃左右。
5、农事活动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气温最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良,是病虫害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期。为防治病虫,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和病果,喷施杀菌剂及杀虫剂防治。对有病虫害的果树,应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及杂草等,并集中烧毁。此外,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天气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佳,饮食上宜清补为主。因此大暑时节要多吃瓜类蔬菜和新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
南方地区有在大暑节吃荔枝的习俗。荔枝味美汁多、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夏令佳果。古人认为荔枝有开胃益气、补脑强心、止泻祛湿、活血润肤等作用。
此时宜多喝粥,以祛暑生津、养胃安神。
6、民俗文化
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民间有“苦夏”之说,所以人们特别注意饮食清淡、少盐多醋、多喝水,以祛暑降温。此时节是一年中水稻播种、插秧的时节,人们要抓紧播种、插秧,争取粮食丰收。大暑节气过后,虽然酷热难耐,但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多雨降温。俗话说“小暑雨如金”、“大暑下雨是宝”。伏茶是指大暑至小暑期间饮用的茶叶。所谓茶伏日,就是指三伏天喝热茶的习俗。民间有“伏天喝”,“喝热茶”之说。福建厦门民间有大暑吃仙草的习惯,仙草又名凉粉草,是一种生长在野外的野生植物。
本文链接:http://www.xiawashuo.com/k/34332898.html
澳客手机版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