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什么时候(冬季养生的7个方法) -澳客手机版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亥,太阳黄经达225°。公历每年11月7~8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气肃而霜降,阴气渐生,露凝而白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立”是“建立、升发之义”;“冬”是终了,有四时共十二候之说;“立,建始也”(《通志·氏族略》),冬与“终”谐音(《尔雅·释天》),故《礼记》中有:“天子立冬始封土而藏之。”天子在立冬这一天要到郊外迎冬,举行祭祀活动;民间亦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气之应,养大壮。至此而迎冬。其道未明,而望之似有酒食之状耳。立冬之日起,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阳气上升,天气下降。故曰:交也。”
立冬后的二十天叫“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十二月节,立冬日也”;“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者矣。”
中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水始冰:因为天气变冷湖面上的冰已经很厚了;地始冻:因为天气变冷地上的草木开始凋零;雉入大水:因为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再出现了。
1、气候特征
立冬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但并不是每年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立冬为冬季之始,于农历书中指“水气寒至,蛰虫潜藏”。民谚:“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指在立冬时节要进补。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食物丰富,营养消耗少,身体消耗的热量多,进补可提高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有助于在寒冷季节维持正常体温。
立冬时节,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气温变化较大。
一般情况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至12℃之间,最低气温出现在江、浙、沪一带。此时,江南大部分地区已有大雪降临。华南却还多在立秋以后出现小阵雨或雾,天气不冷。华南秋季气候温暖适中与冬季寒冷两个极端之间的间歇期称为“伏季”。
2、气温变化
就是说,立冬后,水已经能结冰了,地上的冰雪也已经很厚了;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于是,古人认为“雉入大水为蜃”的景象会出现在立冬节气的日子里,所以,“立冬”又称“双雉入大水为蜃”。
按我国古代节气的划分,立冬于每年11月8日前后来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冬天开始。古人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从气象上讲,立冬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向南移动了;北半球白昼在一年中越来越短,夜晚在一年中越来越长了。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因此民间有“秋乏”之说。
立冬节气是一个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气温降低的速度与冷空气南下的速度成正比。当冷空气南下的速度比气温回升的速度还快时,就会形成一股较强的寒流。如果这个过程在月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10℃时就会启动五个节气中的“立冬”节气了。
3、降水变化
但我国南方地区却有不同的天气变化。由于冬寒料峭,人们往往是未寒先减衣,而北方一些寒冷的地方却已是秋衣秋裤了。华南地区则一般在11月中旬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开始加衣。立冬后的江南仍是风和日丽,气温回升快,但土壤尚未封冻,不适宜移栽树木。在西北高原地区,虽已进入了十月,但各地气温仍很低,人们还在苦苦等待春天的到来。
立冬是秋冬节气之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立,建始也”,又云:“冬者岁之终也,故曰冬。至者,极也。”是说冬天开始了,人们要结束秋天作物的收割和储备工作,准备开始新一轮的生产了。
4、农业生产
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下,有不常见的霜降节序。华北地区一般在11月上旬,而西北大部分地区可达11月中旬,长江流域以11月中旬为最迟。“十月小阳春”的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立冬节气后,天气逐渐变冷,降水量有所减少,但是因为冬天里地表面的热量仍然保留较多,所以还不十分寒冷。只要不是连续5天以上无雨雪过程,天气一般都较为暖和。华北大部、黄淮地区白天气温仍可达10℃以上,夜间多在0℃左右;而东北地区早、晚气温却会降至零下。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般均已进入冬季。西南高原虽仍有积雪,但降雪面积与雪量都不大,加之早晚气温仍较低,故一般无大的降水。华南中南部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仍然较高。
5、饮食养生
寒冷的天气易使人食欲旺盛,进食增加,如果不加节制,必然会损伤脾胃。因此,立冬后的饮食调养要注意保暖御寒。冬季养生,要注意补充能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地瓜、菠菜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苹果、葡萄等;多吃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萝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时,应少食辛辣刺激及油腻厚味之品。在寒冷季节适当进食一些温热食物,对保护胃肠功能大有益处。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6、运动锻炼
立冬后的户外运动锻炼应注意:
一是多晒太阳。晒太阳的时间不宜早于8时,最好选择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建议在早晚或阴天时晒太阳,此时光照不强烈,人体的黑色素分泌少,皮肤不会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灼伤。晒太阳时最好多晒太阳头和背部,因为这些部位远离心脏,且督脉(在后背正中线上)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因此阳光照在督脉上可使全身气血通畅。另外,还可选择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阳光浴,此时太阳中的紫外线偏弱、但紫外线量较大。如果在中午进行日光浴或隔着玻璃窗进行日光浴,紫外线的强度大大减弱。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以免发生皮肤晒伤。如果户外活动时间较长,可随身携带一瓶水或其他饮料以补充水分。
7、防病保健
冬季寒冷,空气干燥,是流感、肺炎和一些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的高峰季节。寒冷还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要预防寒冷气候对人体的直接刺激和侵袭。衣服不可减得太快。“早穿棉、午穿纱”,因为“寒从脚下起”,脚是人体上呼吸道粘膜的表面,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差,再加上冬天穿得多,更容易受凉。所以冬季要特别注意脚的保暖。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一定要坚持穿多点衣服,戴手套、帽子、围脖子,围围巾等。这样可以防止因受凉而引起关节痛或感冒。注意手部保暖:戴手套之前先戴上皮手套,避免手部受凉。
本文链接:http://www.xiawashuo.com/k/34332448.html
澳客手机版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